分享成功

上新!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再添标志性新成员

盈江发现新伞虎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Herpetologica》发表中国科研团队关于伞虎新物种的研究成果,将在盈江发现的新伞虎正式命名为盈江伞虎。这是继版纳伞虎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二种伞虎亚属物种,为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再添标志性新成员。

开屏新闻通讯员 曾祥乐 摄


9月8日,微博话题#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再添新成员#登上热搜。网友表示:“搞得我也想去现场看一看!”


记者了解到,伞虎隶属于有鳞目壁虎科壁虎属伞虎亚属,是一类极具生态适应性的树栖爬行动物。这类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扁平的尾部,体侧及四肢周围发达的翼膜状皮肤皱褶,且指趾间具宽大蹼膜——这些特化结构赋予它们在雨林树冠层间灵活滑翔的能力,因此也被称为“滑翔壁虎”,是自然界中“拟态与运动适应”协同进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其特殊的生活习性,野外调查中难以发现,以至于我国在2016年才首次记录有伞虎分布。


2022年6月,盈江县观鸟协会理事长曾祥乐在盈江县石梯村区域首次发现该物种,当时这只亚成体雌性伞虎正栖息于树干之上,体色与树皮完美融合,展现出极强的伪装能力。这一发现随即引起科研界关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团队迅速介入,联合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开启系统性研究。


此后3年间,科研团队先后开展多次实地科考,采集标本并进行细致的形态学观测与分子遗传学分析。通过对比盈江伞虎与已知伞虎物种的18项关键形态指标——包括吻肛长、尾部皮瓣数量、前臂前缘皮瓣位置、背部横纹特征等,结合线粒体ND2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科研人员最终确认:盈江伞虎与版纳伞虎虽互为姐妹群,但二者在前肢腕部的皮膜形态、尾节形态和色斑上存在明显不同,线粒体遗传差异更达到了9%。


值得关注的是,盈江伞虎的发现,首次将伞虎亚属的已知分布北界进一步拓展,成为目前该亚属中分布最北的物种。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中南半岛北部伞虎亚属物种分布的研究空白,也为探讨热带爬行动物对高海拔边境地区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关键样本。


此次发现,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地方保护机构、民间科研力量协同攻关的成果,体现了“科研机构+基层保护+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模式的有效性。盈江伞虎的命名与发表,进一步印证了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独特价值,再次凸显该区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来源:开屏新闻


「本文内容为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 p~y~c LV18 太上皇
    2楼
    9-9 17:43 · 云南
    回复
  • CR529 LV18 太上皇 高古楼车友会
    3楼
    9-9 17:54 · 云南
    回复
  • 山~和云 LV5 路人
    4楼
    我家里怕不下于2/3十条
    9-9 19:25 · 云南
    回复
  • 七歌 LV18 太上皇 探店达人
    5楼
    9-9 20:53 · 云南
    回复
  • 偷喝旺仔 LV17 皇帝
    6楼
    路过
    9-9 22:39 · 云南
    回复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关注玉溪大小事,就上玉溪高古楼

免费下载玉溪高古楼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