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损伤!云南一男子误食毒菌,进ICU抢救…
近日,安宁一男子因误食野生菌引发严重中毒,出现全身肌肉溶解、急性肾衰竭等多器官损伤症状,生命垂危。经过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金方院区)重症医学科(ICU)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该男子才脱离生命危险。
误食野生菌十余人中毒
男子病情反复加重
8月23日,该男子的同事中午上山采摘了一些野生菌,当天下午5点多,包括该男子在内的约10人一同食用了炒菌子。饭后半小时左右,这10人纷纷出现呕吐症状。察觉情况不对,他们立即前往一六街卫生院接受打针治疗,症状在治疗后有所缓解。
8月24日早上,该男子如往常一样去上班。晚饭时,他在进食过程中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到了晚上11点左右,他开始出现全身酸疼的症状。由于交通不便,直到第二天(8月25日)早上,他才前往八街医院就诊。
八街医院对该男子进行检查后发现,其各项身体指标均存在异常,病情较为严重,医院随即建议转院治疗。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男子全身疼痛加剧。
多器官遭 “毁灭性打击”
ICU启动紧急抢救预案
8月25日,男子被紧急转至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金方院区)急诊科。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对其进行病情评估,结合症状与检查结果,初步判断为致死性蘑菇中毒,并第一时间将其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治疗。
野生菌中的毒素已对该男子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等多个重要器官造成了 “毁灭性打击”,生命岌岌可危。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ICU立即启动危重患者抢救预案。医院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汇聚呼吸科、肾内科、心内科、消化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力量,共同为该男子制定综合救治方案。
温馨提醒
不采食、不购买辨识不清的野生菌,尽量不食用混杂烹饪的野生菌,避免吃菌子的时候饮酒。
如果不小心误食了毒菌,要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并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同时以最快的方式送往最近的医院。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携带吃剩下的菌子,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日前,《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不采摘、不收购、不加工、不食用2025版》(一)(二)图鉴发布。
新版图鉴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制作,基于近年来云南省毒蘑菇中毒案例监测数据、物种分类学研究进展及野外实地调研成果,进行了系统更新,并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新增了红托鹅膏、锥鳞白鹅膏、亚球基鹅膏等在云南较为常见且有中毒案例报道的毒菌物种,更新了多种常见毒菌的高清影像资料,力求内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
同时,新版图鉴删除了条件可食用野生菌兰茂牛肝菌。专家介绍,兰茂牛肝菌(俗称红葱、红见手,是见手青中的一种)经过热处理等方式,炒熟煮熟后可以食用,因此属于条件可食用野生菌,被从毒菌图鉴中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