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看到这个,立即报警!!!



注意!注意!!
前方动物出没
风光如画 气候怡人的环境
使云南成为小动物们喜爱的“乐园”
即使不小心受伤或迷路
也总有暖心的人
救助 照料它们


01 做客的蜂猴


近日

临沧市沧源县一居民家中
跑进一只形似猴子的小动物
担心其受伤的群众立即报了警


经民警鉴定
确认这只大眼睛的小猴子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蜂猴
民警查看其并未受伤
生命体征平稳
现已将蜂猴放归至国家自然保护区


蜂猴小知识


蜂猴:灵长目、懒猴科、蜂猴属物种。是体型较小的一种原猴类,体长28-38厘米,尾长22-25厘米。背部有致密的棕色皮毛,下体白色。眼部、耳部均有黑褐色环斑。有一条清晰的深色条纹,一直延伸到头顶,但没有向耳朵的侧面延伸。四肢颜色从褐色到几乎白色。换毛可能会导致背部表面颜色的季节性变化。尾巴残留很少,头圆而耳朵短。鼻孔周围有潮湿裸露表面的鼻腔,宽而平坦的脸和大眼睛。每晚单独或成对行走20-30米,通常睡在树洞或茂密的植被中。食性很广,食用植物分泌物、花蜜、水果、无脊椎动物、树皮和鸟卵。

02 训练场的白胸翡翠


近日

保山市一位军人在训练场内
捡到一只翅膀受伤的小鸟
因小鸟羽毛色彩艳丽
他怀疑是保护动物
于是报警求助

为避免小鸟受到二次伤害
民警赶到后先将其带回派出所
并与野生动物救助站取得联系
经救助站工作人员鉴定
这只受伤的小鸟名为白胸翡翠
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同时也是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中的近危物种
目前
该鸟已被救助站工作人员带回养伤
待其伤好后放归自然

白胸翡翠小知识


白胸翡翠: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翡翠属的一种树栖翠鸟, 又称白喉翠鸟。其成鸟的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翼也亮蓝色,但初级飞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内羽片为白色,飞时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眼下、耳羽、颈的两侧、胸侧、腹、尾下覆羽棕赤色;虹膜褐色;嘴、脚珊瑚红或赤红色;嘴粗长似凿,基部较宽,嘴峰直,峰脊圆,两侧无鼻沟;初级飞羽基部具白色斑;尾圆形。白胸翡翠以昆虫为主要食料,常见在松林中捕食松毛虫,对保护森林起到一定作用。


03 小狗叼回的豹猫幼崽


近日

普洱市江城县内

一只小狗从野外叼回一只小猫”

村民见这只“小猫”幼崽与众不同

怀疑是保护动物

立即拨打报警电话求助



经民警鉴定

这只“小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幼崽

民警已将其移交至专业机构照顾

目前小豹猫身体状况良好

将适时放归自然


豹猫小知识


豹猫:猫科豹猫属动物。头体长360-660毫米,体重1.5-5千克。因其身上的斑点很像中国的铜钱,所以在中国也被称作“钱猫”。豹猫体型和家猫相仿,但更加纤细,腿更长。体侧有斑点,但不连成垂直条纹。明显的白色条纹从鼻子一直延伸到两眼间,常常到头顶。耳大而尖,耳后黑色,带有白斑点。两条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内侧一直延伸到耳基部。内侧眼角到鼻部有一条白色条纹,鼻吻部白色。尾长(大约是头体长的40-50%),有环纹,至黑色尾尖。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04 “认家”的小猕猴


近日
红河州石屏县大山深处
一林场监管站的护林员在巡查时
发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猴子
他观察周围确认无其他猴子
为防止发生意外
护林员便将小猴子暂时带回


因家中小狗产崽
护林员将小猴子交给小狗照顾
看着小猴子身体逐渐恢复
护林员便将其送回当时发现它的地方
不料几次送出小猴子都自行跑回护林员家中


无奈的护林员只能报警求助
警方赶到后确认这是一只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幼崽
鉴于其还小 生存能力不足
强行放归可能难以存活
警方将持续关注情况
待小猴子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时
再将其放归大自然

猕猴小知识


猕猴:体长51-63厘米。是典型的猕猴属动物,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躯体粗壮,平均体长约50厘米,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群居。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捕食其它小动物。相互之间联系时会发出各种声音或手势,互相梳毛也是一项重要社交活动。

05 串门的白腹锦鸡


近日

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民警

接到群众报警称家里来了一只特别的鸡

全身羽毛颜色较暗 尾羽较长

向民警寻求帮助



经鉴定

这只特别的鸡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

确认其无明显外伤

现民警已将白腹锦鸡

送往专业机构处理


白腹锦鸡小知识

(左雄右雌)


白腹锦鸡:鸡形目雉科锦鸡属鸟类,别名铜鸡、笋鸡、衾鸡、箐鸡、银鸡。 雄鸟头部蓝黑色,头后有一块红斑;眼周淡蓝色;后颈部有一片蓬松的黑白相间的羽毛;胸部蓝黑色;背部绿色,有金属光泽;两翅蓝色,翅缘白色;背部后方黄色至红色;腹部白色;尾极长,黑白相间。雌鸟多棕色,全身布满暗色横纹,腹部及后颈部色较淡。除繁殖季节多见单只、成对活动外,秋冬季节常结成大群。善奔走,飞行能力差。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以植物茎、果实、种子为食,也吃部分昆虫等。


从到居民家中做客的蜂猴
到训练场上的白胸翡翠
从小狗叼回的豹猫幼崽
到“认家”的小猕猴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警民携手搭建的“生命通道”中
重获新生

警方提示


野生动物保护

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们是我们共同的朋友

保护它们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野生动物 · 人人有责!



来源:云南警方

供稿丨云南公安新媒体矩阵


「本文内容为用户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关注玉溪大小事,就上玉溪高古楼

免费下载玉溪高古楼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